一、做好投苗前的清塘消毒工作
選擇池塘面積13一15畝,呈長方形,池塘水深保持在2.2米以上。放苗前15天用生石灰每畝100公斤進行池底消毒,7天回水后再用溴氯海因對水體消毒一次,四天后培水肥塘投苗養殖。
二、種苗投放數量及水體水質標準
鰻魚種苗采取異地分級養殖,每年春季到福建、浙江沿海收購鰻魚種苗,在當地進行標粗養殖,然后運回池塘進行養殖。黃特鯧種苗則采取大規格魚苗進行養殖,畝投放量3000一4000尾左右,放養時池塘水質透明度約30㎝,水呈綠色,比重1.010、PH值8.5。
三、飼料喂養和水質管理
為了減少成本,他根據養殖魚所需要的各種營養,自己購買機器設備,自己調配飼料成分,既保證了魚類所需要的各種營養成分,又降低了養殖成本,提高經濟效益。
早期主要投喂鰻魚料,一般在早上9時和下午4時各投喂一次,由開始時的散點投料逐漸過渡到定點投料,待魚生長至8㎝時改投海水魚膨化飼料,投料按照定時、定位、定質、定量“四定方法”進行。為防止飼料漂浮分散,他用網在水面圍成一個圈作為投料點,魚從底部進行飼料投喂進行攝食。
放苗時納水至1米深左右,以后隨著魚體長大,逐漸加水至2.2米左右,透明度保持在30一40㎝之間。前期養殖不排水,只進水,每次進水都在20公分左右,中期進、排水每隔6天左右進行一次,進、排水量不超過15公分,后期進、排水每隔4天左右進行一次,進、排水量不超過20公分。中、后期養殖每隔15天施用底改或漂****一次。
四、按時增氧
由于養殖密度較高,按照每2畝池塘配備增氧機一臺,養殖前期要求每天開動增氧機10小時,中、后期做到24小時開動增氧機進行增氧。有時候風力很大,池塘的增氧機也要開動3臺增氧機進行增氧,這樣既可以節約成本,又可以防止魚群缺氧浮頭,特別注意中午11時左右,下半夜和早上6時一9時這三個時體段,因為這三個時段是最容易造成缺氧的三個時段不論養殖前期或中后期,要全部開動池塘增氧機進行增氧。
五、做好魚病的防治工作
黃特鯧養殖成本低、產量高、價格好、投資風險相對小,是一條水產養殖的致富之路。在養殖期間,每隔15天用生石灰15市斤/畝兌水全塘潑灑,后期每隔20天用溴氯海因500克/畝進行池塘水體消毒,并用苦練樹葉浸泡以預防車輪蟲,每隔一個月用“指環絕殺”潑灑一次防治寄生蟲。
六、對水產品市場前景的看法
水產品銷售市場,近年來價格起起落落,很不穩定,再加上病害防治問題,未能得到有效控制,導致產量極不穩定,致使一部份養殖戶出現經營虧損。所以,水產養殖應向品種優化方向發展,宜魚則魚,宜蝦則蝦,推廣養殖高檔魚致富新路子。
黃鰭鯛又名黃特鯧魚,是海水產品中比較名貴的海水魚類,它生長特點是抗病力較強,水體含鹽量在千分之三至千分之八間均能保持正常生長,適應性強,生長周期短,一般養殖半年即可收獲,產量高,價格好,市銷售前景十分廣闊,市場銷售價格每市斤在15一20元左右,經營利潤較高。
黃創智認為:黃特鯧魚的養殖、市場前景是好的,值得推廣。至于養殖條件,可以根據不同情況,因地制宜開展養殖,經濟能力好的,可以高投入,高密度進行養殖,爭取高投入高產出,獲得高利潤,經濟能力不高的,養殖規?梢孕∫恍,投入不大,同樣能獲得較好的經營效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