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3月水產養殖病害測報分析
根據3月水產養殖病害測報表,廣州番禺區測報17個水產養殖品種,測報面積累計為6800畝;發病面積為160畝,發病率為2.4%。發生了6種水產養殖病害,其中病毒病1種、細菌病2種,寄生蟲病2種,其他類病害1種。與上月相比,水產養殖病害的種類和發病面積有所減少,發病率仍處在較低的水平。病毒病主要是龜類感冒;細菌病以水霉病、鰓霉病、龜類真菌感染、偷死病等為主,主要感染黃喉擬水龜、羅非、南美白對蝦等品種,寄生蟲病主要為草魚錨頭蚤病、羅氏沼蝦的纖毛蟲病等為主,其他類病害以鱷魚龜咬尾為主。具體分析如下:
(一)大宗淡水魚類的發病情況
3月,番禺區氣溫有所回升,多以陰天為主,水溫在16℃-23℃之間。番禺區大宗淡水魚類發生的主要病害是寄生蟲病為主,發病率與2月份持平,如草魚,錨頭蚤病平均發病率達到2.8%,最高的測報點達到17%。一些疾病的平均發病率仍然較低,如細菌性敗血癥、爛鰓病、腸炎病等發病較少。
。ǘ┟麅烎~類的發病情況
番禺區3月測報的名優魚類中,主要是黃鰭鯛、羅非魚水霉病等為主,平均發病率分別為0.4%和2.9%。鱖魚、筍殼魚、魚巴魚、鯔魚、鯽魚等較少發病,
。ㄈ┪r類和龜類的發病情況
在蝦類方面,主要是南美白對蝦的偷死病等,3月份陰雨天氣較多,水質多變,使我區冬棚南美白對蝦偷死病較多發,但平均發病率和最高死亡率與上月有所減少,分別為6.3%和13.6%;羅氏沼蝦方面仍然主要以纖毛蟲病為主,平均發病率為9.3%,同比上月減少15%。
龜類的養殖方面,由于度過冬眠進入恢復進食期,疾病較多,主要表現為環境敏感類疾病,特別是真菌類和感冒類疾病,平均發病率分別為10%和3.3%。
二、4月水產養殖病害預測預報
4月份將經歷二十四節氣中的“清明”和“谷雨”兩個節氣,需注意“清明”期間雨水突然增多對水產養殖的影響,同時也應注意“倒春寒”現象的發生。根據我市近幾年同期水產養殖病情測報監測數據,4月份要重點關注魚類的氣泡病、水霉病、小瓜蟲和蝦類白斑綜合癥、纖毛蟲等。另外,南美白對蝦進入投苗期,養殖戶應特別關注天氣變化把握投苗時間,預防蝦苗投放時應激。
。ㄒ唬┎∏轭A測
1、常規魚類如草魚、羅非魚、錦鯉、鯽魚、鯪魚等可能發生的病害:細菌性疾病如細菌性敗血癥、爛鰓病、腸炎;真菌性疾病如水霉病等;寄生蟲病如車輪蟲、指環蟲、斜管蟲、膚孢蟲、錨頭鳋、小瓜蟲。這些病害在我區養殖區域都有可能發生。
2、水產苗種:4月進入春季放苗階段,將會以魚苗氣泡病、水霉病、車輪蟲、指環蟲、腸炎病等為主。
3、羅氏沼蝦、南美白對蝦等可能發生的病害:白斑綜合癥、偷死病、早期死亡綜合癥、腸胃炎、應激病、軟殼癥、紅腿病等,重點關注石樓海鷗島區域。
4、天氣的不穩定易造成池塘水質急劇變化,引起魚蝦氨氮、亞硝酸鹽中毒和浮頭等。
。ǘ┧a養殖病害防控措施
目前,水產養殖進入放苗季節。在放苗階段應注意以下幾點:
1、春季魚苗下塘時,魚苗塘一定要平整好,塘底做好消毒工作。魚苗下塘前一周左右注水50-60cm,提前進行肥水,培養魚苗適口天然餌料,一般在塘內輪蟲量達到高峰時把魚苗入池。建議在清明前后,放苗前一天用密眼網拉幾次空塘,使殘留的藥物充分分解,防止毒害魚苗。魚苗下塘時池水與運魚水溫差應控制在3℃之內,前期可用熟蛋黃、輪蟲等投喂,增強體質。下塘時間應選擇無風晴天上午,避免風天、雨天或夜間入池。初春氣溫上升,病菌繁衍旺季,“初來乍到”的魚苗更容易染上病患,所以應重點做好防病治病工作,嚴防白皮病、小瓜蟲病、氣泡病、車輪蟲病和水霉病等。
2、苗種選擇最好遵循就近原則,因為魚苗的長途運輸會降低苗種的成活率。其次,選魚苗的時候,要認真觀察。把魚苗進行解剖,觀察魚的肝臟有沒有問題。例如草魚苗種若攝食的飼料不好,或者經常使用抗生素等藥物,都會導致其肝臟出現有問題。這樣的魚苗,養殖戶買回去一定不好養,所以觀察肝臟非常有必要。
3、投放密度的選擇要看池塘的設備。例如池塘硬件設施好,配備有水循環、微孔增氧系統的,1兩/尾規格的草魚苗可以投放2000尾/畝,但是池塘硬件設施差,只是一個配備一兩臺增氧機的普通池塘,那1兩/尾規格的草魚苗,投苗密度在600尾/畝比較合適。
4、養殖模式有高投入高技術高回報的,也有低投入低風險低回報的。最好采用混養,底下養改底魚蝦蟹,上養調水慮食魚。好的養殖模式即是好的調水方案和投料方案,配上好的放養模式,并能充分利用池塘一年四季都有魚。